科室:中医科
张军,男,汉族,博士、副教授。在职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所在科室中医科 求学历程: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沈英森教授
中风、帕金森病、老年痴呆、肝纤维化、重症肌无力、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或痉挛、癫痫和癫痫综合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外伤性截瘫、大脑发育不全、急性脊髓炎、脑肿瘤等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张军,男,汉族,博士、副教授。在职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所在科室中医科
求学历程: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沈英森教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学针刺手法继承人,师从著名中医药学家、针灸学家张缙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神经内科博士后。
学习经历:
2001年9月 - 2004年7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理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老年痴呆和多发性硬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在导师白丽敏教授和黄启福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中药银杏平颤方对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博士论文题目:银杏平颤方对PD鼠脑氧应激作用的机制研究。
1995年9月 - 1998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针灸抗衰老的研究;主要从事针灸和中药结合治疗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和肝纤维化的研究。
1987年9月 - 1992年7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
工作经验:
1992年7月-1998年7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教学/科研:承担组织胚胎学、神经解剖学、针灸腧穴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抗衰老的研究,主要著作6部,发表论文10多篇。同时期还兼任哈尔滨老年大学中医药抗衰保健学(总计学时数110)和本校成人教育学院成人、自考专业中医内科学、温病学、中医诊断学和方剂学四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总计教学时数5960学时。
1998年7月- 2004年9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临床工作,擅长运用针灸和中药治疗神经内科疑难病症。
2004年8月- 2006年1月新加坡国立癌症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中药治疗机理、天然药物的研制开发、肿瘤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技术研究。
2006年1月-2007年1月新加坡余仁生国际专科医疗中心 中西医结合医疗顾问 从事针灸和中医中风病临床专科治疗
2007年1月-2009年7月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神经一科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参加“十五”计划中风证候规范化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缺血性中风综合防治方案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课题(任务书编号:2006BAI04A02)和国家中医管理局“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研究”课题的相关临床研究工作。同时协助科室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
2008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课题“急性缺血中风细胞因子及基因多态性与证候相关性研究” 获得第4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2009年7月-现在 暨南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主任;国际中医针灸培训中心临床指导教师;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技术和生物细胞技术防治脊髓损伤、缺血性卒中、难治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股骨头坏死、共济失调、自闭症、失代偿期肝硬化、银屑病、急性心梗、顽固性心衰干燥综合征、肿瘤等疾病。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50余篇,持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20余项。
时段 |
上午 |
下午 |
夜诊 |
时段 | |||||||
上午 | |||||||
下午 | |||||||
夜诊 |
可微信预约、在线预约、客服电话等方式,快速实现与专家的精准约诊。